社科网首页| 论坛| 人文社区|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学术期刊

首页 > 2012年第4期(总第184期) > 详情

编 者 的 话

作者: 来源:当代亚太 时间:2012-10-26
  本期的三篇论文均试图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规范建构视角讨论中国和东亚的历史与现实命题。刘兴华研究了国际规范与国内团体认同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互动关系,剖析了政府为获得国际规范团体的成员资格,如何通过引入新的规范理念和引导社会舆论来达到国内共识。他以中国加入FATF为案例,揭示了中国为实现尽快加入FATF这一对外目标,在国内推动相关法律制度改革的过程。程晓勇从规范的纵向与横向传播两个维度探讨了东盟规范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战略。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东盟规范是如何伴随东南亚地区合作的形成与发展而逐步生成和演化的。孟维瞻试图从规范结构的视角来阐释国家的战略行为。他选择宋、明两朝的历史案例验证了“统一性规范”的管制性和建构性效用。这一历史经验研究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的战略逻辑,并对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和平关系的可能性做出评估。

  东亚地区秩序研究是我们长期推动的话题。韩献栋以中国为本位剖析了东亚秩序的演化过程。他认为,国际体系包括本体构成要素和由权力、制度与观念三者组成的结构构成要素,并根据这一分析框架考察了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的历史变迁路径和结构转型问题。阎梁和田尧舜则从东南亚国家的角度讨论了东亚地区安全秩序的塑造。他们通过强调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行为在地区安全秩序形成中的作用,弥补了传统雅尔塔体系遗产解释框架的局限性。

  美国外交政策是本期关注的另一重点话题。于宏源从体制和能力的二元互动角度研究了美国的气候外交。他认识到,美国面临既要平衡体制内部的矛盾和利益分歧,又要提高谈判能力以主导气候谈判进程的两难困境,这将导致美国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地位的不断下降。刘建华的研究发现,在传统美国外交(史)理论的线性演化范式之外,还存在另一条为人们所忽视的研究线索,即根植于经济学和比较政治学传统的外交周期理论。他从这一范式切入对美国外交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梳理,并通过美国外交实践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检验。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jpg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jpg